褐煤是一种低阶煤,具有高挥发分、低热值和高水分含量(通常在30%~60%之间)的特点。由于其物理特性,褐煤在开采、运输及后续加工过程中较易出现粘结、堵塞、板结等问题,尤其是在筛分环节表现尤为突出。传统振动筛等设备在处理高水分褐煤时常常面临效率低下、筛孔堵塞严重、维护频繁等挑战。面对这一行业痛点,滚筒筛(又称转筒筛、滚筛)凭借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,逐渐成为解决高水分褐煤筛分难题的有效方案之一。

一、高水分褐煤筛分为何困难?
高粘性与塑性:褐煤含水量高,在机械力作用下易形成泥状物,附着在筛面或筛孔上。
易堵塞筛孔:湿煤颗粒容易卡在筛孔中,导致筛分效率急剧下降。
流动性差:高水分褐煤不易流动,难以在筛面上均匀分布,影响分级效果。
传统筛分设备局限:
振动筛依赖高频振动,但湿煤会“糊筛”,反而加剧堵塞;
固定筛无动力,无法应对粘湿物料;
弹跳筛、弛张筛虽有一定改进,但对较高水分褐煤仍显不足。

滚筒筛在高水分褐煤筛分中的优势
1. 抗堵塞性强
筛筒持续旋转,物料不断翻动,减少长时间接触同一筛孔的机会;
可配置自清洁系统(如橡胶弹跳球或高压水冲洗),有效清除粘附煤泥;
条缝筛板或大孔径设计更适合湿粘物料通过。
2. 运行平稳、噪音低
无高频振动,对基础要求低,适合安装在煤矿现场或洗选厂;
设备寿命长,维护成本低。
3. 适应性强
可处理粒度范围广(通常为0~300mm);
对水分高达40%以上的褐煤仍能保持较好筛分效率;
可与其他设备(如破碎机、皮带机)无缝衔接,集成于生产线。
4. 筛分效率稳定
虽然滚筒筛的理论筛分效率略低于理想状态下的振动筛,但在高水分、高粘性工况下,其实际效率反而更优,因为不会因“糊筛”而快速衰减。

高水分褐煤的筛分一直是煤炭加工领域的技术难点。滚筒筛以其结构简单、运行可靠、抗堵性强的特点,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优选设备。通过合理选型与配套辅助措施,滚筒筛不仅能有效解决褐煤“糊筛”问题,还能显著提升筛分效率与系统稳定性,为褐煤清洁效率高的利用提供有力支撑。在“双碳”目标背景下,推动褐煤提质加工技术进步意义重大,而滚筒筛作为关键预处理设备,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